增强现实AR
bim工程
bim建模
运维
bim
BIM在设计领域的作用和价值说了十多年,行业迫切需要一个新故事,能够满足对BIM“全生命周期”应用的期待。可实际情况是,即使全生命周期这个词已经让人听到耳朵起茧了,真正与BIM相关,有价值、被认可的产品仍少之又少。
前面3集介绍的BIM施工阶段应用,实际是串起了设计和运维两端。因为设计阶段的BIM要想在建筑建成之后指导运维,必须在施工阶段有深入应用的落地。只有让设计BIM在施工阶段真实有用,才能保证BIM的真实性与一致性,由此BIM的价值链条才有可能进一步往运维阶段传递。
BIM施工验收
相较于设计和施工,BIM在运维阶段的应用被提得最多,也落地得最少。提得最多,因为运维阶段是建筑全生命周期中最长的阶段,BIM在这个过程中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。落地最少的原因有二。其一是BIM运维的应用场景较少,价值点没有被发掘;其二是BIM运维的技术还有待提高,模型过大、专业程度太高、对设备要求太高,都成为了阻碍BIM运维落地的因素。归根结底,目前BIM运维的市场还不够成熟。
关于BIM运维阶段的应用,目前行业内已经提出的应用点,主要集中在设施管理、隐蔽工程管理和能耗管控等方面。设施管理主要指结合物联网等新技术,利用BIM的可视化模型,对所需设备进行查询,获取设备全部信息。通过隐蔽工程管理,可直接获得地下管网的位置、尺寸等电子信息,便于维修和改造。结合BIM和物联网技术,能耗管控可实时获取建筑能耗数据,并进行管理,有效减少能源浪费。
虽然行业提出了这些应用点,但真正将其落地却不简单。BIM模型和实地是否匹配是首要问题。BIM模型和现场匹配是BIM模型可以在运维阶段使用的前提。但在施工的过程中,很难真正按照设计领域完成的BIM模型施工。施工和设计不一致,利用BIM运维也就成了空谈。要解决这个问题,解决方案请看之前我们给出的前三集BIM施工的相关内容。
当有了一套真实的竣工模型,在运维阶段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,将设施或建筑构件信息实时更新上传,但上传的信息如何和现实联系又成为了新的问题。
3D BIM+物联网
仅采用“3D BIM+物联网“,将建筑信息模型赋予实时性,但数据始终仅和模型绑定,无法对应到建筑中的相应位置。3D运维仅让使用者在模型中查找设施或构件的信息变得方便了,但在建筑中找到信息对应的设施或构件仍然是个麻烦。
BIM+AR+物联网
如果运维采用“BIM+AR+物联网“的方式进行,效果便有了质的飞跃。通过手中设备(如iPad)摄像头,就可以看到面前的设施或者构件的详细实时数据;通过调整BIM模型的透明度,可以看见真实竣工模型中和现场对应的隐藏工程,墙体内的管道、地下埋入的电线都可以直接获取其位置和结构信息,充分减少维修或更新设备对建筑带来的损伤,也为改造进行现场干涉性检查提供了方便。通过现场和数据的实时比对,可以直观地认识到不同设施节能减排的可能性,能源管控进一步落实,效率有了很大提高。
通过AR,BIM运维从利用模型可视化进一步发展,行业内对BIM运维的设想也逐步落地,BIM的价值被感知也因为新的应用点延伸到了更往后的建筑生命周期。
但BIM在施工和运维阶段应用推广的道路还很长。 以见科技坚持做有价值的BIM,与行业共同向阳生长。
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the 'Onesight AR' series of products, you are welcome to contact us by scanning the code. You may also schedule a product demo. We will provide professional online/offline operation demonstration.